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阅读提示
巍巍八百里太行,撑起了整个河北的骨架。而对于河北农业大学师生来说,太行山则是一条道路、一种精神——
40多年前,面对太行山区多万贫困人口,河北农大秉承优良办学传统,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把科技送进农户,把知识献给农民,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
致富八百里,成果遍太行。40多年后,随着一份河北农大参与“太行山道路”的优秀教师名单的出炉,“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太行山道路”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愈发清晰起来。
“入党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年4月23日,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校史馆内,一份河北农大参与“太行山道路”优秀教师名单呈现在记者面前——
“王健(已故)、杨文衡(已故)、张润身(已故)、徐海光(已故)、安建昌(已故)、于宗周(已故)、李保国(已故)、周吉柱、马峙英、马宝焜、张立峰、孙建设、皇甫中泗、谷子林、张玉星、李明、李建国、曹克强、刘俊峰、邵建柱、陈雪平、杨欣、高洪波、李忠勇、张雪梅……”
这份名单中的人,年龄跨度很大:有的正值壮年,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却已故去;
这份名单中的人,专业各有不同:有的长于养殖,有的专攻林果,有的精于蔬菜。
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一个共同身份:共产党员。
“40多年来,河北农大一代又一代师生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地投身太行山,为山区人民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在这些师生中,党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模范带头作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申书兴介绍。
这份长长的名单,串起了河北农大教师40多年来薪火相传、扎根太行的一个个动人故事。而名单上的一位位党员,见证了“当代愚公”助力太行山区农业振兴、实现脱贫攻坚的整个过程。
时间回到年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不久,河北省科委就作出了全面开发、综合治理太行山的决定。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当时的太行山区仍处在深度贫困之中,山区人民常年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日子,有32%的山村人均年收入在50元以下。也正因如此,在经过多次论证后,仍没有单位敢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
眼看任务陷入僵局,小麦专家、时任河北农大副校长的王健主动请缨:“别人不干,我们干!太行山这块骨头再硬,农大也要啃!”
经过多次考察,河北农大把位于深山区的易县阳谷庄村定为试验区。当年仲春,一支由15个学科的教授、讲师、助教等70多人组成的科研队伍开进了阳谷庄,拉开了“太行山区综合治理”的序幕。
当年首批进山的许多农大老师,都对恶劣的交通条件印象深刻:当时从保定到易县县城再到阳谷庄,不到公里距离,却要换两次车,花费四五个小时。进入深山区后,老式吉普车在“搓板儿路”上的剧烈颠簸,让人“骨头几乎散了架”。
但为了尽快掌握第一手材料,王健带领农大教师们踏遍了阳谷庄的每个角落,制定出阳谷庄开发的总体战略规划:利用当地优势,首先开发干鲜果品生产加工和小家畜、家禽饲养,尽快让农民手头宽裕一点。
“一开始,无论是农作物品种更新,还是果树修剪、化肥使用,山区百姓们连这些最基本的种植、养殖知识都不具备、不理解,我们就是从传播普及最基本的农学知识和技术做起的。”如今已是河北农大四位终身教授之一的张立峰,当年还是一名本科生,曾多次跟随老师们赴阳谷庄进行教学实习。当时山区农业生产的落后情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在农大教师们的努力下,年春天,“奇迹”出现了:起步第一年,阳谷庄试验区便以98万元的投入,获得万元的经济效益。山区人民第一次尝到了科技进山的甜头。
也正是在年,时年65岁的王健,经特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的这一选择,王健生前曾说:“太行山开发很苦,共产党员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要入党。”
年,国家科委充分肯定了阳谷庄试验区的先治穷后治山、优先推广适用技术的路子,将河北农大“山区综合治理试验”发展成为“太行山开发研究”课题,纳入国家科研计划,并扩展到河北省4个地区的24个县,设立59个试验基点。
农大教师们也由此开启了一场科技扶贫实践——
果树专家马宝焜,带着学生们将刚刚从国外引进的红富士苹果种到了顺平山区;
刚刚毕业留校的李保国,跟随水土保持课题组的老师们,开进了前南峪;
和李保国同年毕业留校的张立峰,跟随小麦专家徐海光去了唐县军城;
比李保国和张立峰晚一年毕业留校的谷子林,则开始了在太行山区的养兔生涯……
他们中的每一位,后来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权威专家,也都在参与太行山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正如今年已86岁高龄的马宝焜所说:“入党,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党员教师们的带头努力下,年春,河北农大“太行山开发研究”正式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
“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有一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
他就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
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仅1周后的3月6日,他就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前南峪村,投身小流域立体开发项目中。农家子弟出身的李保国在苦读之后又回到农村,心中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失落:“我学的东西,只有农村用得着啊。”
在前南峪,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李保国跟随课题组,一待就是十几年。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治理,前南峪村从草都长不好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并获得了“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佳”提名奖。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老一代专家、教授逐渐退居二线,以李保国为代表的河北农大中青年教师,开始逐渐挑起了太行山开发的“大梁”。
此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让山区绿起来的李保国,开始考虑如何让群众富起来的问题。经过思考,他决定帮助山区发展经济林木。
年8月,太行山连降暴雨,许多地方树倒屋塌,田地毁损。洪水冲毁了内丘县岗底村亩保命田,山上的果树也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李保国随省科技救灾组进村查看灾情后,决心带领岗底村民重建家园。
他和普通村民一样,抡锤、放炮、挖坑、搬石头……在他的指导下,岗底的几千亩山场栽种了20万棵苹果树,形成了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
参加工作后的30多年里,李保国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多天,让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
年4月10日,58岁的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即便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李保国仍然每天奔波在太行山区的农业生产一线,用一生践行了“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农大精神。
“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这也适用于河北农大参与“太行山道路”的其他教师。
年,在跟随老一辈教师深耕太行山区多年后,张立峰作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北方旱地农业专题”的主要成员,来到坝上地区。
当时的坝上地区海拔高、风沙大,气候寒冷、土地盐碱化,自然条件甚至比太行山区更加艰苦。
从条件艰苦的太行山区到更艰苦的坝上地区,对于自己的这一选择,张立峰这样说:“我们的课题负责人是当时已年届花甲的李仁岗教授,他身体不好,水土不服。但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仍然坚持带队去到坝上并长期坚守。跟他相比,当年还是青年教师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李仁岗吃苦在前、扎根坝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张立峰。上坝两年后的年8月,张立峰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坝上,课题组要为农民解决一个多年难解的问题——蔬菜种植。他们从水土与气候环境监测试验开始,摸索坝上地区的蔬菜播种时机,筛选适宜种植的品种,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冷凉气候,发展错季蔬菜生产。
张立峰至今清楚记得,最早的试种是在张北县徐家村的一块沙地,“当初那边的农民粗放生产惯了,白菜种得垄不成垄、行不成行。”可就这样,年夏天第一次试种就获得了亩产近万斤的丰收。
种菜赚钱的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十里八乡,技术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很快得到推广,迅速扩大到山西、内蒙古等毗邻地区。坝上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张立峰团队在坝上地区取得的成绩,是河北农大培育“太行山道路”新的生长点的一个缩影——在完成了最初扎根太行的任务之后,20世纪90年代,农大师生将“太行山道路”向山前平原区、黄淮海中低试验区、坝上地区等六大生态经济类型区拓展,为河北省实现农业高水平发展,持续作出新的贡献。
“太行山精神”薪火相传
在采访过程中,名单上一位叫杨欣的党员教师引起了记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