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对于每一个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朋友来说,应该是不会忘记的一个年份。因为这一年自称“天朝大国”的大清帝国被称为“蛮夷”的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随后开启了最为屈辱的近现代中国史的序幕。历经多年的闭关锁国,让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和整个的世界格局脱节,迂腐、落后是那个时期最为贴切和真实的写照。而正是列强的侵略,让晚清时期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醒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始逐渐形成以及壮大。
洋务派以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求通过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以及科学技术来挽救日渐没落的大清帝国,走向了国家复兴的自救之路。而在这股浪潮之下,在年前,清朝同治元年年12月,长安汽车的前身“上海洋炮局”正式成立。
而推进和负责“上海洋炮局”的正是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工业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其创立之初仅仅是在一个被荒废的庙宇中立足,其规模也就是一个拥有50个工人的小作坊。但就是这样一个小作坊却是中国军事工业的起点,随后位于上海松江城外的上海洋炮局,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前后经历了多次搬迁,先后从上海迁至南京苏州等地,最后在重庆“安家落户”。而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这个50个员工开启的军工厂逐渐壮大,并且在中国近现代兵工业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真正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那就要追溯到年。
在年,已经改制“重庆兵工厂”的长安汽车前身,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46型吉普车,这款车从首款车型下线到年停产,累计生产了共计辆,填补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空白,并且这款车还参加了年的国庆大阅兵。而对于长安汽车而言也为后来长安造车之路奠定了基础,当然“长江牌”46型吉普车停产后,并没有退出大众视野,这款车的技术资料等等均是转交给了北汽,成就了当年名声大噪的北京吉普。
真正让长安汽车开始大放异彩的是改革开放的来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安汽车正式“军转民”,于年生产出了第一批小型汽车,而长安汽车也算是正式进入车企行列。而后的6年,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奔奔下线,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之路才算是正式开启,而后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长安汽车还是首个销量突破百万的自主品牌车企,长安也顺势成为了家喻户晓,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的领头羊,带领着自主品牌近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
但长安首款自主品牌轿车奔奔下线,只是长安成就汽车领域霸主的开端,随后年,长安汽车从之前采用的“伞”样车标换成了如今我们非常熟悉的“V”字车标,同时也是为长安品牌向上发展拉开了序幕。
年3月,长安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逸动正式上市,作为一款由意大利设计公司设计的紧凑级轿车,通过抢眼且原创度极高的颜值表现,成为了刚需一族严重的“佳丽”,上市就大获成功,迅速抢占了紧凑级轿车7-9万元的市场,在同年年底,定位和逸动相仿的CS35也正式上市,在这个价格区间里,消费者不仅仅可以选择轿车,还拥有了SUV车型可选,而正是这两款车的到来,让长安在汽车领域站稳了脚跟。
而年上市的紧凑级SUV——CS75则把长安汽车的市场地位推到了顶峰,在当年10-15万左右的紧凑级SUV还不像如今这么丰富,CS75的推出同样让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单月销量一度逼近3万辆,当然在往后长安推出的CS15、新一代悦翔等等车型,也为长安的发展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伴随着长安遍地开花的市场表现,长安在年销量达到了万辆,称为当之无愧的自主品牌一哥。
不过时间走到年,应该算是长安汽车一个极度“昏暗”的时期,在年是长安汽车转型的又一个节点,同时也是长安“第三次创业”战略上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长安提出了“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但这条转型之路并不顺畅。
年全年的销售目标是万辆,但这一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车市寒冬,整个国内汽车大环境不佳,不仅仅让长安汽车难以实现销售目标,而且全年2,,辆的销售成绩,比年2,,辆的销售成绩,同比下滑了25.58%。
是长安在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少见的销量滑坡现象,而且旗下的不少支柱车型,销量也是大幅度下跌,其中像常据销量榜前三的CS75,也不复当日辉煌,甚至于已经被博越、传祺GS4、荣威RX5等等后辈超越。
不过作为拥有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车企,在遭到重创之后的长安汽车,并没有就此泯为路人。浴火蜕变的决心更胜,痛定思痛之后的长安汽车,在近两年来,犹如一个蛰伏许久的蝉蛹,化茧为蝶,又让我们看到了全新长安的风采。而且相较于以往长安汽车所展现出的沉稳内敛,现在的长安汽车褪去了“人到中年”的油腻,而今更像是一个富有活力、懂得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推出了一款款极为博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