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摘要:二战时,美英向同为同盟国阵营的苏联提供了不少援助,这些援助到底有多少?对苏联战胜德国到底有多大作用?就连苏联二战中战功最为显赫的“战神”朱可夫元帅就曾表示,多亏了美国。
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当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发表声明,表示任何和纳粹德国作战的个人和国家都是我们的盟友,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美国也随即发表支持苏联的声明,明确表示年3月通过的《租借法案》同样适用于苏联。
10月1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相当于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英国供应大臣比弗布鲁克和美国特使埃弗尔·哈里曼签署了《美英援助苏联莫斯科议定书》,标志着美英对苏联援助的全面展开。
在年12月珍珠港事变前,美国由于还没有正式参战,所以对苏联援助主要是通过英国来进行,美国参战后,就完全不需要顾忌中立国的地位,光明正大向苏联开始提供援助。
那么,从年6月到年8月,美英给苏联的援助到底有多少?对苏联战胜德国到底有多大帮助?
首先是武器装备:
美国援助各型作战飞机架,英国援助架,合计架,大约相当于苏联战时飞机生产总数的30%;
美国援助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辆,英国援助辆,合计辆,大约相当于苏联战时坦克生产总数的24%;
舰艇方面,英国援助一艘君权级战列舰,美国援助一艘奥马哈级轻巡洋舰,不过这两艘大型战舰战争结束都要还给美英。此外不用归还的舰艇,英国还援助了9艘平甲板驱逐舰,4艘潜艇,24艘鱼雷艇,2艘坦克登陆舰;美国援助了28艘护航驱逐舰,艘鱼雷艇,艘猎潜艇,60艘巡逻炮艇,52艘登陆艇,13艘坦克登陆舰以及艘其他舰艇。美英援助的护卫舰和大型猎潜艇总数是苏联在战时建造的同类舰的7倍,驱逐舰及护卫舰数量是苏联战时建造的同类舰的1.8倍,轻巡洋舰是苏联战时建造的50%,而苏联在战时并没有建造战列舰。不算两艘归还的大型舰艇,仅仅是不需归还的中小型舰艇的总段位就达到8万吨,相当于当时苏联海军舰艇总吨位的80%,可以说几乎就是援助了另一支同等规模的苏联海军。
除了飞机、坦克和舰艇这三大宗装备以外,美国还援助高射炮门,反坦克炮门(高射炮和反坦克炮是苏军最缺乏的)、冲锋枪支、机枪挺、反坦克枪支、各种口径炮弹万发、各种口径子弹4.5亿发、炸药吨。
客观来说,在火炮和轻武器方面,美英援助的数量确实只有苏联战时生产总量的10%以下,只是个零头。但是
1.8万架飞机和1.2万辆坦克,就是难以被忽略了的,海军舰艇更是苏军的短板,美英的援助大大提升了苏联海军的实力。有人以美英援助的轻武器和火炮的数量并不大为由,就认为对苏联的帮助作用不大,显然有失偏颇。
但是请别忘记,苏联在战争初期大片国土沦陷,军事工业被迫向乌拉尔山脉以东搬迁,一面大量装备在战场上损失,一面由于军事工业还没完成搬迁,新武器生产根本跟不上。举一个数据,截至年12月31日,也就是议定书开始真正实施三个月的时间里,美英就援助了飞机约架,坦克约辆。这个数量是不多,但是在年11月12月是什么时候,是苏军完全被德军吊打的最困难时期,连首都莫斯科都险些守不住,在这样的紧要关口,架飞机辆坦克,作用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吧。在这样青黄不接的窘迫情况下,即便数量不多的援助都是极其可贵的。对于饿昏的人来说,一只馒头就可能是救命的!
而美英援助物资中,武器装备还不是最重要,真正对苏联能够坚持战争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这些物资:
第一项是机动车辆,包括吉普车辆、卡车辆、摩托车辆,援助的卡车是苏联战时汽车产量的1.5倍,摩托车是苏联战时摩托车产量的1.2倍,吉普车苏联根本就没有生产,那可是和可口可乐并称的最具美国特色的东西。为什么把机动车辆放在第一项,因为机动力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基本组成,没有机动车辆,人员、装备、后勤物资的运输都无从谈起,这仗还怎么打?战争中苏联最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如果没有美国卡车,用马车拖吗?
此外,美英还援助了轮胎.6万只(相当于苏联战时轮胎产量的44%),橡胶吨。众所周知,天然橡胶出产自南方地区,对于地处北方的苏联来说,是基本上没有出产的稀缺物资。没有橡胶,就没有轮胎,没有这些轮胎和橡胶,苏联还能造多少卡车?连马车驴车都造不出,除非用木轱辘。
第二项是石油制品,美英援助了吨高辛烷航空汽油。苏联不缺石油,但却没有生产提炼高端石油制品的能力。万吨是什么概念?是苏联战时高辛烷航空汽油产量的24倍!也就是说在战争期间,苏联所使用的高辛烷航空汽油,自己生产的只占4%,美英援助的占到了96%!高辛烷航空汽油是什么东东,那是给性能最好的战斗机使用的,没有这些航空汽油,苏联能造得出飞机,但根本上不了天!
讲到造飞机,就不得不说说第三项,有色金属援助,计有优质铜美国援助380吨,占苏联战时铜总产量的82%;优质铝美国援助吨,英国援助吨,加拿大援助吨,三国加在一起合计吨,是苏联战时铝产量的1.25倍。苏联虽然也有铝,但品质不高而且产量也低。铝用来干什么?是制造飞机机身以及航空发动机、坦克发动机的原料。所以斯大林特别向罗斯福提出要求援助铝,经过罗斯福特批的。没有这些铝,苏联全靠自己出产的铝,能造多少飞机、坦克?至少要打个对折。
这三项哪一个能少?哪一个不是至关重要?接着继续,第四项食品.8万吨,主要是罐头食品,也就是美国在战争中最著名的斯帕姆午餐肉罐头。年年,苏联主要农业区被德军占领,粮食产量一下子丧失了70%。这些午餐肉罐头提供的热量,对于保证苏军官兵的体力,有多重要,可以想象。
第五项,火车车厢节,火车头台,“自由轮”运输船90艘,船舶发动机台,这些大宗运输工具,对于苏联的战时运输的价值可以用巨大来形容,而这些恰恰是苏联自己难以生产的。
第六项,机床。美英援助的机床总数达到了台,不但数量上是苏联战时机床总产量的37.5%,而且苏联生产的都是初级的简单机床和立式钻床,美英援助则是高级的复杂机床,这又是苏联的短板了。具体来说,援助的拉床台,是苏联产量的2倍;镗床台,是苏联产量的6.6倍;自动及半自动机床台,是苏联产量的1.55倍;龙门刨床台,是苏联产量的3.2倍。
机床是干什么用的?所有的机械生产和加工都离不开机床,没有美英援助的机床,那些俄粉津津乐道的苏联牛逼的武器产量,哪怕是最小的子弹,都要大打折扣!
这三项虽然没有机动车辆、航空汽油和有色金属的重要性那么显而易见,但同样不容小觑。
还有一些比较散碎的物资,化学品84吨、棉花吨、皮革制品吨、军靴双……
一句话,都市苏联最急需的,而且自己难以生产的短缺物资,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美英的这些援助,会是什么样?
我们都知道,现代战争比拼的就是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和科技实力。请注意,年的德国,占领区包括了除英国之外的整个西欧,尽管这时苏联号称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但和德国相比,综合国力、工业、科技,都是要被甩出去几条街的。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
-年德国发电量是苏联的2.18倍。
-年德国钢产量是苏联的3.09倍。
-年德国铁产量是苏联2.52倍。
-年德国铝产量是苏联的6.72倍。
-年德国煤产量是苏联的5.36倍。
-年德国柴油产量是苏联的2.89倍。
-年德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是苏联3.35倍。
-年德国生产TNT是苏联的3.25倍。
-年德国生产火药是苏联的2.1倍。
必须要说明两点,第一,这里的德国是以年德国疆域(也就是还没吞并奥地利之前)的产量来计算的,还没有包括占领的捷克、法国、比利时、荷兰等西欧国家。第二,年-年的德国军事工业还在遭受英美盟军的战略轰炸,如果没有盟军的轰炸,德国的这些工业产量至少还要增加10%,甚至更高。
可以说,在所有的工业指标上,德国都是苏联的两三倍!如果算上被占领的法、比、荷、捷等国家的工业,至少是苏联的五六倍,那么结果就呼之欲出了,苏联即便称不上被吊打,最起码也是被痛扁的。
还有人用年7月美英PQ-17护航船队遭到惨重损失后,美英在年下半年暂停了北极航线,来说明在年下半年,也就是苏德战场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美英没有援助。
先来说说PQ-17护航船队,这是美英通过北极航线向苏联运送援助物资的系列船队中规模最大,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支船队。36艘运输船和2艘救护船组成的船队,结果23艘运输船和1艘救助船被德军击沉,损失了这些船上运载的辆坦克、架战斗机、辆卡车,以及粮食、汽油、轮胎,医药、弹药、电台等大约10万吨物资。为了拦截PQ-17护航船队,德军连当时最大的战舰“提尔比兹”号战列舰都出动了,可见德军对切断美英援助有多重视!
再来说说援助苏联的航线,这么多的物资是怎么运到苏联的?总共有五条航线:
第一条就是PQ-17船队的北极线路。从英国北部港口出发,经冰岛,到达苏联北部港口,从年开始运行,本来就只能在夏季运行,因为冬春季苏联港口都是冰冻状态,船只根本无法进港。所以运输量只占总援助量的2.5%,是五条航线中最小的。
第二条是黑海航线,从埃及出发,经过土耳其,进入黑海,到达苏联黑海港口港新罗西斯克等。黑海线路只在年苏联完全控制黑海后,才开始运行,所以运输量只占援助总量的3.9%。
第三条是北冰洋航线,从美国东部港口出发,经冰岛,越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到达苏联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请注意,北冰洋航线和北极航线虽然都是在北冰洋,但北极航线是从西到东,北冰洋航线则是从东到西。这条线路运输量占援助总量的22.7%。
第四条是伊朗线路。从美国西部港口出发,经印度洋,进入波斯湾,在伊朗港口卸货,然后从伊朗经陆路运送到苏联。这条线路运输量占援助总量的23.8%。
第五条是太平洋路线。从美国西部港口出发,经过日本海,到达苏联远东港口,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到苏联欧洲地区。这条线路才是最重要的援助路线,运输量占援助总量的47.1%。
由此可见,用年下半年停开北极航线来说明美英援助没有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实在是无知加无耻,北极航线本来冬季就不开通。而几乎占援助总量一半的太平洋航线始终没有停顿过,从年10月到年8月都在运行,源源不断向苏联提供援助物资。
又有人会说,太平洋航线要经过日本海,难道日本海军不会进行拦截?要知道日本海军的实力可比德国海军强多了。确实没有,原因很简单,日本和苏联在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所以不会拦截前往苏联港口的运输船,以免和苏联发生冲突。当时很多美国运输船就干脆悬挂苏联国旗,日本也就装聋作哑,只当不知道。,所以,太平洋航线成了援助苏联五条航线中最安全,也是运输量最大的一条。而且从来就没有停过!
最后来说说偿还问题,美国提供的援助是根据《租借法案》,所以名义上是租借,等战争结束后是要偿还的。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在战争期间向苏联提供的援助物资总共价值亿美元,但苏联只承认98亿,还算好,九成是认账的。要知道,在战争期间,很多东西你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而且就以苏联自己承认的98亿美元来说,也绝对不是小数目了。上世纪40年代的98亿美元,如果以黄金来折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亿美元!如果横向对比,二战中美国给中国的援肋是8.45亿美元,只有苏联的零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果中国得到和苏联同样多的援助,消灭在中国的万日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战争结束后,美苏就开始进行战时援助结算的谈判,美国要求苏联偿还26亿美元,老美还真大方,自己上来报价就打了个二六折,可苏联依旧不买账,以英国获得的援助几乎是苏联的一倍,却只偿还4.72亿美元为由,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冷战开始后,苏联同美国的关系日益恶化,有关战争援助偿还结算的谈判自然是长期悬而未解,直至2年10月才达成协议,苏联同意在美国向苏提供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出口贷款及担保的条件下偿还7.22亿美元。但是,就这样大占了便宜的结果,最终苏联也没有完全兑现,基本上是全赖掉了。
回到今天的话题,二战时美英给苏联的援助到底有多重要,用上述这些数据,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清楚了。
苏军在战争中战功最显赫的朱可夫元帅,这样评价美英的援助:“有些人说盟军并没有真正帮助我们……但是,听着,我们不能否认,美国人把物资运到苏联,而没有这些物资,我们就无法装备我们的军队,并将这场战争持续下去……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谈论我们对战争的准备情况,不能隐瞒从盟国一方获得援助这一因素。如果没有美国人的火药,我们就会处于很艰难的境地,我们不可能生产出战争所需的那么多的弹药;没有美国人的‘斯蒂倍克’牌卡车,我们就没办法去运输我们的大炮。它们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前线运输,战争各个方面都很需要的特种钢也是由美国人提供的。”
毕竟是军人出身,朱可夫还是很耿直的,有一说一,所以他才会感慨地说,多亏了美国!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