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百万辆规模、千亿级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园区简介
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位于姜山镇,规划面积3万余亩,拥有北汽制造厂等2家整车企业,落户国轩高科、今朝时代、耐克森轮胎、橡六胶管、奥司登精密制造等零部件企业30余家。产业园主导产业集聚度在85%以上,年实现产值82.9亿元,新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97.5亿元。当前,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在打造整车制造总部基地,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百万辆规模、千亿级产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新高地。
炎炎夏日,持续高温,但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总部基地内却是一派繁忙景象。一块块钢板经过冲压车间的冲压机,瞬间就变成了车壳、车门、机盖等部件……在这座充满科技感的现代化汽车工厂内,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程序,一辆辆汽车在此下线。旁边的博物馆内,陈列着71年来北汽所生产的代表性车辆,几款即将发布的新款样车也静立其中。
作为新中国兴建的第二家汽车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是民族汽车工业的先驱,先后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摩托车、第一辆越野车,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其生产的BJ单品累计产销超过万辆,创下了中国汽车界单品销量传奇。
年7月,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从北京和河北黄骅迁到莱西,成为山东唯一、青岛首家具备越野车、轿车、货车、轻客、军车、改装车全资质整车制造总部企业,涵盖研、产、销全产业链。“这填补了青岛市整车制造总部基地的空白,也是近3年来全国汽车总部基地搬迁成功的唯一一家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陆付军告诉记者。作为年省级重大项目,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亿元,占地亩,总建筑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规模如此庞大的整车厂搬迁,北京汽车制造厂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5个月。
陆付军介绍,在总厂迁址这两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多项工作齐头并进,不单忙于建设总部制造基地,还在青岛研发了卡路里皮卡系列、王牌MPV、元宝、鲸卡4款新车型,“我们在与时间赛跑,确保新研发的4款车型今年9月全部量产。今年确保年产整车12万辆,实现产值80亿元。五年内年产销整车50万辆,产值亿元到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0亿元。”
作为园区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是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厚积成势、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莱西加快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仅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还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激发出建链、延链、补链的强大“链式效应”,以链聚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量质提升,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机—电池—整车生产—汽车后市场”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集聚发展,构建产业“生态雨林”,姜山镇在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专门规划了两个“千亩”零部件汽车产业园区,推动汽车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抱团经营、一体化推进。作为“园中园”,润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派忙碌,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目前,2个生产车间主体已完工,5个生产车间主体建设已完成85%。青岛润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刘同兴介绍,项目致力于打造汽车关键零部件集散基地,主要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及胶东半岛整车厂配套汽车座椅、传动总成及车用电子系统等部件,目前已签约入驻12家企业。
记者了解到,借势莱西市汽车产业联盟的成立,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企业抱团经营、共享资源的意识和打法日益成熟。北京汽车制造厂、国轩电池与8家零部件配套企业进行了采购签约,构建了汽车产业经济“内循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去谈合作,接订单,不但提升了竞争力,还畅通了“外循环”。“企业不能‘单兵作战’,要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握指成拳才能更有力量。”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卫东说。
记者感言
“链”上发力,锻造产业韧性
“锻造产业链韧性”是当前的高频词之一。
“疫情之下,我们深切体会到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青岛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卫东的话让记者印象深刻。正因如此,国轩电池把保障供应链安全,增强供应链韧性作为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国轩电池主动发挥“以企招商”“以链招商”作用,引进多家企业落户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这是一个让人欣喜的结局。锻造产业链韧性,不仅激发了企业招商引资的内生动力,也让政府招商引资有了更好的抓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抱团经营、共享资源,构建“内循环”,畅通“外循环”,也凸显了这一“韧性”的价值。
对于逐梦“国际汽车城”的青岛来说,锻造产业链韧性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也考验着各方智慧。一定程度上,这决定着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能攀登的高度。逐梦未来,需要“韧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李德银)
青岛日报年8月8日1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