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出现的9月份在俄乌战场扎波罗热方向,俄军第42师开始使用从中国引进的全地形越野车。
同时出现的还有购买数量在今年12月前交付辆,年交付辆。
而俄军购买这么多数量“山猫”4×4轻型全地形车这个事情也引起了军迷们很大的兴趣,这事儿也说明了俄国人脑子转过弯来的诸多表现之一,从以前轻视中国制造的产品,到俄乌战争被西方全面制裁,只好转向东方,买回大量的多种类工业品后发出物美价廉,同类产品比西方制造的便宜三分之一还多,感觉到“真香之后”开始思想转变。
其实,俄军对于“山猫”4×4多功能战场通勤车的认知来自二年前来华参加西部.联合演习(地点在青铜峡),对于这种使用灵活,不但可适应各种战场地形地貌,还能运载一门82毫米迫击炮班和三分之一基数炮弹(40发,如果有4辆车就是一个82毫米迫击炮排,当然它也可以运载其它战备物资),小巧轻便的4×4“山猫”给参演的俄军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其实,俄军机械化/摩托化步营连级分队需要通勤车辆这个事情在去年末就有了,因为是前线大量机械化运载工具的损失,并且是从进攻战变成战壕战,俄军需要一型比吉普车更小也更方便的车辆进行战场机动和物资运送,前沿阵地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发现和摧毁。
我国山地部队普遍也装备8×8或者6×6“山猫”,这种低矮的全地形车,隐蔽性非常好,而4×4车尺寸更小,能在较宽的战壕里机动。
图片里我军战士还配备了火箭,也就是说重机枪或者自动榴弹发射器这类徒步行军背扛很重的武器,在有了这种小通勤车后机动性大幅度提高。
西部.联合演习时我们米-17吊运4×4“山猫”,而俄罗斯作为米–17生产国,部队的“米幺拐”数量更多。
对于空中突击部队,对于摩托化的心理依赖程度和对炮兵对于自动化的程度是一样的。但当时俄军的空降部队大部分装备BMD系列履带式空降战车,这种“铝合金盒子”不但机械复杂故障率高,虽然有装甲防御,但似乎是起不到多大作用,12.7毫米穿甲弹在米距离就能把它打成筛子,况且还不能吊运…与其装备昂贵的BMD,不如装备更轻便灵活能钓鱼的4×4或者6×6全地形车了。
有人会问,俄罗斯连4×4这种简单车辆都制造不出来了?其实能,比如图片里的RM-2,问题是这种沙滩摩托,载重量太少,不适合步兵营连分队的需要…重新设计再制造,价格太贵了,真不如从外面购买。
俄罗斯陆军一直被认为是机械化/摩托车程度高,但通过俄乌战争,“拿放大镜细看,装备体系全是漏洞!现在要想堵上漏洞的唯一办法就是买,据说除4×4“山猫”外,他们计划要买的东西还挺多的…。
“大帝”和防长、总长,也对4×4这个小家伙很感兴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