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上有许多奇怪的种族,如唇盘族人、艾斯基摩族人等等,他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之中,继而演化出了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种族极为奇特,他们不仅体力超群、食物古怪,最重要的是,该种族成员都是长寿之人,平均年龄皆在90岁以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该民族的长寿秘诀又会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万年前,由于气候的不断变化,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区,变成了气候极为恶劣的沙漠地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撒哈拉沙漠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中国全境的总面积。在这片“被魔鬼占据的地方”,几乎找不到绿色植物,大部分的绿色,也只能来自于孤单矗立在荒漠中的仙人掌。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究竟有多恐怖?听罢之后,您可能会大吃一惊。撒哈拉沙漠平均气温在2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三英寸,而一旦到了夏季,整个沙漠的气温竟高达58℃。最恐怖的是,到了夜晚,沙漠中的温度会骤降至零下,因此,绝大多数动植物都难以在此生存繁衍。
众所周知,骆驼被誉为是“沙漠之舟”,可是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很少能见到骆驼的身影,其原因就是撒哈拉沙漠面积太大,骆驼难以找到更多维持生物体征的水源。可是您肯定不知道,在这一片恐怖区域,居然生存着——图布族。
图布族撒哈拉沙漠中的游牧民族,也是非洲最早的民族,在乍得地区,曾流传着一个笑话:图布人一天只吃一颗椰枣就够了,早饭吃椰枣果皮,午饭吃椰枣果肉,晚饭一颗枣核足矣。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笑话也反映了图布人的真实生活。由于撒哈拉沙漠一年四季的环境基本相同,故此图布人的饮食也几乎没有任何花样。他们早上喝一种由荒漠中植物泡成的茶,午饭就以椰枣充饥,而晚餐的主食,就是一些用棕桐油浸泡的草根。
更令人惊奇的是,图布人居然从没有吃过肉,对于我们来说,肉类食品应该是一种绝佳的美味,而椰枣及大多数荒漠植物,似乎并不能勾起我们腹中的馋虫。曾有地理学家拜访过图布族群落,但是他们并不习惯吃当地的食物,只能拿出肉罐头聊以充饥。一大群图布族人见此情景后便围拢过来,请求尝尝这种奇怪食物的味道。可当他们将肉罐头放入嘴中时,却一口吐了出来,原来,这些人对于肉味十分反感,如此激烈的反应,也许就是他们世世代代吃惯了植物的原因。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肉类食品是人体补充蛋白质最好的来源,植物中虽然也含有植物蛋白,但是其含量要远远低于肉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长时间食用植物的图布人,其体质必然十分虚弱,毕竟他们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图布人的体力十分惊人,甚至远超我们的想象。
地质学家在研究撒哈拉沙漠时,曾经雇佣了几位来自图布族的向导。可是地质学家们乘坐的吉普车上,必须要带足够的补给品,如此一来,车上的空间便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容下这些图布族向导。不过这些图布人似乎并没有坐车的打算,他们很自然地跟在车后小跑,一直跑了整整一天。到达目的地时,地质专家们坐在车里疲倦不堪,可是车后徒步奔跑的图布人,居然没有一丝丝的劳累之态,甚至他们还能有说有笑的啃着自己带来的草根。为此,地质学家们感到非常好奇,认为他们之所以会有如此耐力,也许就是图布族属于游牧民族,经常会赶着骆驼长途跋涉的原因。
地理学家在探访图布族时,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部落中老年人的数量极多,平均年龄大约在80岁以上,甚至还有不少已经超过了90岁。这些老者虽然满脸皱纹,却仍有一口坚固的牙齿,咀嚼草根毫不费力。在沙漠恶劣环境中生存的图布族人,为何会出现集体长寿的现象呢?专家给出了三点猜测:
首先,地理学家们认为,撒哈拉沙漠环境虽然恶劣,但是也正好造就了图布人强健的体魄,他们世世代代繁衍于此,最终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活了下来。
其次,在撒哈拉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寻找食物维持族人生存是绝对必要的。沙漠中植物密度极小,图布族人为了寻找能够食用的草根或椰枣,必须要徒步几十公里,付出了巨大的辛苦。正因如此,强壮耐劳的基因深深刻入了他们的骨子里,最终令图布族人普遍能“长生不老”。
图布族与世隔绝且心无旁骛,每天只要准备充足的食物,便能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此心情舒畅的民族,估计想不长寿都很难。
不过话说回来,关于图布族长寿的奥秘仍有很多,而非寥寥数语就能说清。至于其他因素究竟是什么?想必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研究,最终的真相一定会被揭开。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