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画家亨利·卢梭|令人嫉妒的稚拙与天真埃菲尔铁塔用以庆祝法国革命胜利周年,当然也是老牌工业革命的象征。当他名正言顺地登上亨利·卢梭的画布,以及阿波利内尔的诗篇时,法国人恐怕早已忘记了当初对埃菲尔铁塔的唾弃。自然很久以前,亨利·卢梭还没有被视为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人们习惯用标签的价格明码标价俗世的成功,艺术作品也不例外。不过,没有什么繁琐庸俗能阻止一个平凡的人走向伟大。当那些嘲笑的喧嚣与卢梭一起落进了尘埃,我们才被画家的画里透出的质朴与天真击中,或许这才是卢梭心灵和绘画的本质。作为一个并不是多标准蠢蠢欲动的欣赏者,同时困惑的就是,什么才是绘画的本质?亲近、质朴、醇厚等等,抛开那些世故的技法匠气,可能卢梭就此让我们窥见了笔随心动的质朴无华。过去,当下,乃至未来,恐怕是难以承载如此一颗如此纯洁的心灵,卢梭彼时的处境可想而知,一个十五年工龄的收税员。其实,在那些原始简单的最初,卢梭把他的梦境复制在画布上,踏着那些皎洁的月色,我们仿佛都在一个梦里,却相互不见。现世污浊,从来就没有改变,但工业革命席卷全球,法兰西的辉煌与颓废,其实并没有改变普通人生活。作为主业的税收官,画家本人或许更喜欢涂鸦绘画,而且他一直坚持着才是他的主业,工作之外的心灵寂静仍然鲜活如春。故此,俾斯麦的铁血,法兰西的惨败,革命早已面目全非。卢梭似乎总生活在梦幻的世界,肆意着与生俱来的幻想和天真。瞧过吉林美术版的卢梭,人物极少,即便有都被童话般的景致所掩映,在那些日常的花园里,鲜花浪漫,时光凝滞,浮生若何。譬如《睡眠中的吉普赛女郎》等等的幻想色彩,经过卢梭天真无邪的眼睛和心灵交汇的勾勒涂抹,顿时传递出的一份拙朴,后来再瞧米罗、达利,都隐隐有了这层赤诚温情的延续。关于《梦》,“那是长椅上的少女梦见自己被运到热带丛林时的景象”。一个生活中屡屡坎坷的男人,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渐渐抚平了浊世划出的伤痕,他的人生欢宴,不动声色地停驻在《嘉年华之夜》。这两幅画,多少都掺杂了画家对初恋情人亚德菲的怀念。在所存不多的数副自画像,画家本人似乎有意忽略了自己的左耳,有些怪异奇特的单耳,可能是他二十七岁那年参加的普法战争烙下的印记,幸好后来的记述得到了佐证,“身高厘米,黑眼睛,椭圆脸,直鼻梁,双颊丰满,左耳上有伤疤。”其实思索亨利·卢梭绘画的神秘性,以及那些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有可能是诸如我之类的庸人多虑了。这些迥异的绘画,除了巴黎市郊的风景,树林以及花卉,或暗或明的人影,皆散发着瑰丽奇异色彩寓言。他的绘画,只要放下俗世的烟熏火燎,用纯真无瑕心灵观看即可。艺术家拥有的就是心灵自由,天马行空,放诞不羁。当然,在这浮世的诸多艺术品,又有多少是艺术家们摒弃物质的自由狂欢。就像卢梭他凭着本能画画,他小心地、坚定地、执拗地保持和维护这一份天赐的自由,为了这份心灵的自由,直到最后离开这个魑魅魍魉的世界,贫穷仍是他被世人嗤笑的标签。-TheEnd-一个文艺大叔的个人呓语读书、看电影用心灵旅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