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全南的瑶族人大概知道“不烦恼的秘密是什么”。
他们真正做到了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是在山中,过着“食尽一山过一山”的游猎生活。腊肉、油浸肉、山笋、红菇、大薯、林芝、石木耳、野芹菜,一碗瑶族人自己酿瓜箪酒,又飘来鸡爪梨和佛手淡淡的香气,整个村庄似乎凝固在了某个别样旧时梦中。
也不知道穿越回到了哪个年代,房子墙面上和瑶族人服饰上作装饰的松果图案,桌上宴客的一套五彩斑斓的碗碟,村部里跳起欢乐的花棍舞的老支书,瑶族人镶有花边装饰的色彩对比强烈的服装,瑶族人约定“婚后两家不离宗,日后生有儿女姓氏各半”的习俗,一切都绽放出艳丽的亮彩。没有清淡的意味,一切都随着瑶族人的舞蹈招摇起来,一切都是这里人个性最直接的佐证,绝无浮躁和匆忙,让你移不开眼睛。
传统习俗和居住环境和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共生的关系,全南境内瑶民属“过山瑶”系,拥“盘王”为始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族群,有中国“吉普赛人”之称。与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有关,瑶山村的瑶族人,在山中采用和经营一切事物,不温不燥,又将赖以生存的山珍利用得细腻和利用到极致。瑶山村,是全省两个瑶族行政村之一。瑶族人在全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至年,首批瑶民开始从广东迁入,将他们生命中绚烂的篇章留在了此地。
如今的瑶山村人都搬到山下居住,但他们装饰建筑的图案、营造建筑采用的形式,其风格和意趣与寻常地方相比很是迥异。那些山间古老的石板驿道,两旁下过雨的蕨类植物潮湿味道,山上游步道的四周不乏奇花异草。却没有冷酷仙境的意味,更像是带着你抵达了更多世间温暖。让人忍不住,走一会儿,停顿一会儿,于是两三公里并不长的一段驿道,走得极慢、极依依不舍。瑶山深处的野蜂蜜令人垂涎,入口即化,又不会让胃受凉,也因此我们总念叨着要买一罐回去。瑶山村的瑶族人除了常年喝着上好的土蜂蜜,还爱用一个保温壶泡一壶灵芝粉冲泡的灵芝水。停驻在一个瑶山村民家里,热情好客的瑶族人会为你冲泡一些蜂蜜水以供品尝。那一天抵达瑶山村,天刚下过一场雨,于是选择了土蜂蜜之外的灵芝水。保温杯里装着当地人售卖的灵芝茶,无所事事地走在山中小道上,听瑶山人讲从前的生活,想一想自己的人生,又会有一种清静的幸福。
瑶山村的居民建筑,依旧保持着瑶族民居的特色,房子布置得简约而精美。遇到各家各户的主人,有的在刺绣山里常见的花花草草的图案,有的正在清洗自己从山上采摘的杨梅、金婴仔、桃金娘,有的缓慢悠闲地吃着果脯和喝一杯热茶,有的在山间讨了很多山珍预备做成可出售的土特产,有的正把自己浸泡了好久的蜜梅酒、蜜金酒、蜜娘酒拿出一些来预备款待在家中吃晚饭的客人。于是,入夜前的瑶族人家的晚饭变得那么值得期待。
瑶族的特色菜做得颇为美味,而且不消十五六分钟,菜就会陆续上齐。我们到达的那天,正碰到村里有人捕了蛇,于是当地人用蛇肉与土鸡炖了一锅龙凤汤。菜不是精细的那种,但有着深厚的滋味,新鲜的山珍、土猪肉土鸡肉、绿油油的菜叶,红烧、清蒸各有妙处,色泽有一种天然的鲜艳,让人的味觉上留下一份特殊的念想,并且首先想到不是动筷子,而是拿起相机记录一番。又听说一个当地人的风俗,据说到了待客慷慨、大方、热情的瑶家,只要把随身携带的袋子往堂屋正柱上的挂钩上一挂,就表示要在这家用餐,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留在家里就餐。而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自己老把包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客人还要到别处去,吃饭的事则要落空。而吃一顿的饭意义,不仅是品尝美味,还有听那些和油浸肉和山珍有关的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040.html